Callable、Future和FutureTask
[TOC]
【引言】
线程的2种方式,一种是直接继承Thread,另外一种就是实现Runnable接口,这2种方式都有一个缺陷就是:在执行完任务之后无法获取执行结果
如果需要获取执行结果, 就必须通过共享变量或者使用线程通信的方式来达到效果,这样使用起来就比较麻烦。
从Java 1.5开始,就提供了Callable和Future,通过它们可以在任务执行完毕之后得到任务执行结果。
一.Callable与Runnable
先说一下java.lang.Runnable吧,它是一个接口,在它里面只声明了一个run()方法:
public interface Runnable {
public abstract void run();
}
由于run()方法返回值为void类型,所以在执行完任务之后无法返回任何结果。
Callable位于java.util.concurrent包下,它也是一个接口,在它里面也只声明了一个方法,只不过这个方法叫做call():
public interface Callable<V> {
/**
* Computes a result, or throws an exception if unable to do so.
*
* @return computed result
* @throws Exception if unable to compute a result
*/
V call() throws Exception;
}
可以看到,这是一个泛型接口,call()函数返回的类型就是传递进来的V类型。
那么怎么使用Callable呢?一般情况下是配合ExecutorService来使用的,在ExecutorService接口中声明了若干个submit方法的重载版本:
<T> Future<T> submit(Callable<T> task);
<T> Future<T> submit(Runnable task, T result);
Future<?> submit(Runnable task);
第一个submit方法里面的参数类型就是Callable。
暂时只需要知道Callable一般是和ExecutorService配合来使用的,具体的使用方法讲在后面讲述。
一般情况下我们使用第一个submit方法和第三个submit方法,第二个submit方法很少使用。
区别是
1、run方法是没有返回值的,而且不能抛出checked异常,只能在run方法内部try catch住。
2、调用方式也有所区别,Runnable对象可以传入Thread构造器中,直接启动。Callable对象则需要与线程池ExecutorService一起使用。
二.Future
Future就是对于具体的Runnable或者Callable任务的执行结果进行取消、查询是否完成、获取结果。
必要时可以通过get方法获取执行结果,该方法会阻塞直到任务返回结果。
Future类位于java.util.concurrent包下,它是一个接口:
public interface Future<V> {
boolean cancel(boolean mayInterruptIfRunning);
boolean isCancelled();
boolean isDone();
V get()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, ExecutionException;
V get(long timeout, TimeUnit unit)
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, ExecutionException, TimeoutException;
}
在Future接口中声明了5个方法,下面依次解释每个方法的作用:
cancel方法用来取消任务,如果取消任务成功则返回true,如果取消任务失败则返回false。参数mayInterruptIfRunning表示是否允许取消正在执行却没有执行完毕的任务,如果设置true,则表示可以取消正在执行过程中的任务。如果任务已经完成,则无论mayInterruptIfRunning为true还是false,此方法肯定返回false,即如果取消已经完成的任务会返回false;如果任务正在执行,若mayInterruptIfRunning设置为true,则返回true,若mayInterruptIfRunning设置为false,则返回false;如果任务还没有执行,则无论mayInterruptIfRunning为true还是false,肯定返回true。
isCancelled方法表示任务是否被取消成功,如果在任务正常完成前被取消成功,则返回 true。
isDone方法表示任务是否已经完成,若任务完成,则返回true;
get()方法用来获取执行结果,这个方法会产生阻塞,会一直等到任务执行完毕才返回;
get(long timeout, TimeUnit unit)用来获取执行结果,如果在指定时间内,还没获取到结果,就直接返回null。
也就是说Future提供了三种功能:
- 判断任务是否完成;
- 能够中断任务;
- 能够获取任务执行结果。
因为Future只是一个接口,所以是无法直接用来创建对象使用的,因此就有了下面的FutureTask。
三.FutureTask
我们先来看一下FutureTask的实现
public class FutureTask<V> implements RunnableFuture<V>
FutureTask类实现了RunnableFuture接口,我们看一下RunnableFuture接口的实现:
public interface RunnableFuture<V> extends Runnable, Future<V> {
void run();
}
可以看出RunnableFuture继承了Runnable接口和Future接口,而FutureTask实现了RunnableFuture接口。
所以它既可以作为Runnable被线程执行,又可以作为Future得到Callable的返回值。
FutureTask提供了2个构造器:
public FutureTask(Callable<V> callable) {
}
public FutureTask(Runnable runnable, V result) {
}
事实上,FutureTask是Future接口的一个唯一实现类。JDK 1.7之后 ForkJoinTask 也实现了Future接口
四.使用示例
1.使用Callable+Future获取执行结果
public class Test {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ExecutorService executor = Executors.newCachedThreadPool();
Task task = new Task();
Future<Integer> result = executor.submit(task);
executor.shutdown();
try {
Thread.sleep(1000);
} catch (InterruptedException e1) {
e1.printStackTrace();
}
System.out.println("主线程在执行任务");
try {
System.out.println("task运行结果"+result.get());
} catch (InterruptedException e) {
e.printStackTrace();
} catch (ExecutionException e) {
e.printStackTrace();
}
System.out.println("所有任务执行完毕");
}
}
class Task implements Callable<Integer>{
@Override
public Integer call() throws Exception {
System.out.println("子线程在进行计算");
Thread.sleep(3000);
int sum = 0;
for(int i=0;i<100;i++)
sum += i;
return sum;
}
}
执行结果:
子线程在进行计算
主线程在执行任务
task运行结果4950
所有任务执行完毕
2.使用Callable+FutureTask获取执行结果
public class Test {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//第一种方式
ExecutorService executor = Executors.newCachedThreadPool();
Task task = new Task();
FutureTask<Integer> futureTask = new FutureTask<Integer>(task);
//executor.submit(futureTask);
// executor.shutdown();
//需要处理各类线程的异常情况
try {
futureTask = executor.submit(task);
result = futureTask.get(time,timeUnit);
} catch (Exception e) {
if(e instanceof InterruptedException){
//中端异常处理
}else if(e instanceof RejectedExecutionException){
//提交线程池被拒绝异常处理
}else if(e instanceof ExecutionException){
//线程执行异常处理
}else if(e instanceof TimeoutException){
//等待结果超时异常处理
}else{
}
}
//第二种方式,注意这种方式和第一种方式效果是类似的,只不过一个使用的是ExecutorService,一个使用的是Thread
/*Task task = new Task();
FutureTask<Integer> futureTask = new FutureTask<Integer>(task);
Thread thread = new Thread(futureTask);
thread.start();*/
try {
Thread.sleep(1000);
} catch (InterruptedException e1) {
e1.printStackTrace();
}
System.out.println("主线程在执行任务");
try {
System.out.println("task运行结果"+futureTask.get());
} catch (InterruptedException e) {
e.printStackTrace();
} catch (ExecutionException e) {
e.printStackTrace();
}
System.out.println("所有任务执行完毕");
}
}
class Task implements Callable<Integer>{
@Override
public Integer call() throws Exception {
System.out.println("子线程在进行计算");
Thread.sleep(3000);
int sum = 0;
for(int i=0;i<100;i++)
sum += i;
return sum;
}
}
如果为了可取消性而使用 Future 但又不提供可用的结果,则可以声明 Future<?> 形式类型、并返回 null 作为底层任务的结果。
Future 同FutureTask 区别是:FutureTask可以用一个线程来启动,因为FutureTask间接实现了Runnable接口
附带点线程池类型– Executor框架
Executors
从上一节内容看出,ThreadPoolExecutor的新建需要传入很多参数,使用起来极不方便。为了便于使用,Executors为我们提供了几个静态工厂方法,大大简化了线程池的创建,它们分别是:
newFixedThreadPool:newFixedThreadPool将创建一个固定大小的线程池,每当提交一个任务就创建一个线程,直到达到线程池的最大数量,这时线程池的规模将不再变化;
newCachedThreadPool:newCachedThreadPool将创建一个可缓存的线程池,如果线程池的当前规模超过了处理需求,那么将回收空闲线程;而当需求增加时,可以添加新的线程,线程池的规模不存在任何限制。
newSingleThreadExecutor:newSingleThreadExecutor是一个单线程的Executor,它创建单个工作者线程执行任务,如果这个线程异常结束,会创建另一个线程代替。
newScheduledThreadPool:创建一个可延迟执行或定期执行的线程池
作者:thinkChao
链接:https://www.jianshu.com/p/75fbabac2e5c
來源:简书
简书著作权归作者所有,任何形式的转载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并注明出处。